旅游通道: 旅游资讯景区动态旅游攻略酒店新闻旅行医生旅行宝典旅游法规导游知识导游词自驾游人文地理展会信息
首 页 旅游资讯 景区动态 旅游攻略 酒店新闻 旅行医生 旅行宝典 旅游法规 导游知识 展会信息 自驾游
站内搜索  热门搜索:海洋极地世界 八仙过海景区 韩菲乐园 三仙山风景区 张裕卡斯特酒庄 九寨沟 故宫 颐和园
导游知识  
导游考试北京景点第四章考点:昆明湖景区
【品论旅游网】 时间:2011-09-16 来源:本站整理 【收藏本页

第四章

第六节 昆明湖景区

一、昆明湖名称含义

“昆明湖”名称源自汉武帝在长安城开凿昆明池操练水军的典故。汉武帝曾派使团前往身毒(今印度一带),在昆明国的滇池被阻,于是决定兴兵讨伐。为一举征服昆明国,便在京城长安西南挖掘了巨大的昆明池,以象征滇池,练习水战。乾隆皇帝借用此典故,将西湖改名为昆明湖,并也曾在昆明湖中操练水师,以标榜自己如同汉武帝一样,为治理国家的明君、开疆拓土的英主。

二、西堤

(一)界湖桥

界湖桥是西堤六桥中最北边的一座桥,位于昆明湖(内湖)、西湖(外湖)与后湖(后河)的分界处,故名“界湖桥”。清漪园时期此桥名柳桥,而西堤最南端的柳桥当时却叫界湖桥。光绪年间重建时,将两桥名称互换。

(二)豳风桥

清漪园时期,此桥名为桑芋桥。光绪年间重建后,慈禧太后一是为了避已故咸丰皇帝奕伫的名讳,二是忌讳其谐音如“丧主”,故改名为豳风桥。新旧桥名都与农业有关。

“豳风”二字出自《诗经》中的《豳风。七月》。这篇诗歌描写的是西周时期豳地(今陕西省彬县一带)百姓耕田采桑的劳动场景。豳风桥西面的耕织图中水乡泽国,男耕女织的生产生活场面正与诗意相合。

(三)玉带桥

玉带桥为高拱形单孔桥,整座桥采用青白石和汉白玉两种石料精雕细刻而成,高高拱起的桥面形似玉带,故得此名。东西两侧的桥身上镌刻有乾隆皇帝亲笔撰写的对联和“玉带桥”三字。

玉带桥既是昆明湖的入水口,又是清代帝后乘画舫从清漪园去静明园(玉泉山)的必经水路,为了满足行船的要求,设计出了这种靓丽独特的桥身。

(四)镜桥

镜桥名称是借唐代大诗人李白“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诗句的意境得名。如今镜桥是建国后根据残留柱基而重新建造的。

(五)练桥

练桥名称出自南朝诗人谢胱的诗句“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练是白色的丝织品,此处形容桥架在澄清如练的昆明湖水面上。

(六)柳桥

柳桥是西堤六桥中最南边的一座桥,名称出自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句“柳桥晴有絮”。因西堤上遍植柳树,此桥掩映在柳浪之中故名。

(七)景明楼

景明楼位于练桥与柳桥之间的西堤宽阔处,建于乾隆年间,由主楼和两座配楼组成。景明楼的名称出自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名著《岳阳楼记》中“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之句,而建筑形式是按照元代画家赵子昂的名画《荷亭纳凉图》中的画境创造的。

1860年,景明楼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年间,因财力有限未能恢复。1993年,在旧址上重新修建了景明楼。

三、东堤

(一)绣漪桥

绣漪桥在南如意门内,位于昆明湖与长河、东堤与西堤交界处。清代帝后来颐和园时,经常从西直门外倚虹堂或乐善园(今北京动物园)上船,经长河从绣漪桥下进入昆明湖。为满足行船的要求,绣漪桥建成高拱形单孔桥,北京人习惯称它为“罗锅桥”。

(二)昆仑石碑

昆仑石碑共有两块,一块立于绣漪桥北面的堤岸边,石碑四面镌刻着乾隆皇帝赞美长河两岸风光的御制诗;一块立于铜牛北面的堤岸边,石碑四面同样镌刻着乾隆皇帝的御制诗,这些诗作描述的是昆明湖东岸景观。

(三)廓如亭

此亭是我国古代园林中现存最大的一座观景亭,建筑面积约300多平方米,由内外3圈24根圆柱与16根方柱支撑。乾隆年间,廓如亭正好位于清漪园与畅春园的分界处,那时这一带没有园墙,在亭内观景,视野十分开阔,故名“廓如亭”。又因它是八面重檐攒尖顶式样,俗称“八方亭”。

(四)十七孔桥

十七孔桥东连廓如亭,西接南湖岛,全长150米,宽8米,仿北京金代卢沟桥而

(五)铜牛

铜牛位于廓如亭北面的堤岸边,为镇水之物。为了阐述建造铜牛的用意,乾隆皇帝特意撰写了一篇四言铭文《金牛铭》,用篆字书体铸在铜牛背上。以铜牛镇水,源于大禹治水的典故。传说大禹每治理完一处水患,便铸造一只牛沉入河底,希望河道永固,水不泛滥。自唐代开始,改用铜牛置于堤岸边的形式镇服水患。

(六)文昌阁

文昌阁是东堤最北端的建筑,建在高约10米的方形城关之上,是颐和园6座城关(文昌阁城关、宿云檐城关、寅辉城关、通云城关、紫气东来城关、千峰彩翠城关)中最大的一座。清漪园时期,楼阁为3层,重建颐和园后,改为两层。阁内供奉铜铸文昌帝君坐像,以及他的坐骑铜特。文昌阁与万寿山西侧的宿云檐城关东西相对,一供文昌帝君,一供关羽,左文右武,寓意大清江山文武辅弼。

(七)耶律楚材祠

耶律楚材祠位于文昌阁东北,耶律楚材的祠堂和墓穴均在这里。耶律楚材是契丹贵族的后裔,为元代第一名相,元初的制度大都出自他手,死后被葬在瓮山泊东侧。明代耶律楚材的祠堂和墓穴遭到了严重破坏。乾隆皇帝建造清漪园时,重修了祠堂、墓穴、翁仲等。光绪年间,在耶律楚材祠前建颐和园电灯公所。民国期间,电灯公所废止,购自德国的发电机被拆卖。

四、湖中诸岛

(一)知春岛

文昌阁西北是由大小两岛组成的知春岛,知春亭建在大岛之上。清漪园时期,两岛四面环水。慈禧太后时建了大小两桥,将两岛与东岸相连,并题写“知春亭”匾额。亭名源于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惠崇春江晚景》诗中“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意境。每年春天岛上桃红柳绿,春意盎然,风景怡人。

(二)南湖岛

南湖岛位于东堤西面的水域中,通过十七孔桥与东堤相连,是昆明湖中最大的岛屿。

1.涵虚堂

涵虚堂位于南湖岛北面,原名望蟾阁,乾隆年间仿湖北武昌黄鹤楼建造。唐因南湖岛基础逐渐下沉,嘉庆皇帝便下令将3层的望蟾阁改建为1层的涵虚堂。 光绪年间,慈禧太后效仿乾隆皇帝在昆明湖中检阅水操战船,曾亲自在涵虚堂

大殿内检阅水师学堂的官兵进行战船阵法演练。

2.广润灵雨祠

广润灵雨祠俗称“龙王庙”,始建于明代。“广润”是宋真宗诏封西海龙王的封号,而昆明湖在明代有“西湖”之称,故将龙王庙命名为“广润祠”。乾隆皇帝80岁时,曾亲至广润祠在龙王前祭祀祈雨,结果当晚大雨滂沱。第二天,乾隆皇帝又一次驾临广润祠向龙王谢雨,并将名称改为“广润灵雨祠”。每年夏季,皇帝或亲自或派遣大臣,来此拈香行礼,祈求龙王及时普降喜雨润泽天下,香火一直延续到清朝灭亡。

1986年,重塑了祠内诸神像,而且修复了祠前的三座牌楼与旗杆。

(三)凤凰墩

凤凰墩位于昆明湖最南端的水域中,是仿江苏无锡运河中的黄埠墩而建的小岛。凤凰墩上原建有一座凤凰楼,楼顶上安装着一只镀金铜凤凰,凤凰口中衔着一面风旗,每当起风时,可知风力的大小和方向。凤凰墩与南湖岛南北相望,凤凰楼与龙王庙相对,寓意“龙凤呈祥”。

道光年间,国力日渐衰弱,园林修缮和殿内陈设难以为继,凤凰墩上建筑因而被拆除,铜凤凰也不知去向。

(四)藻鉴堂

藻鉴堂位于西堤西南湖泊中的小岛上。古时选拔人才称为“藻鉴”,乾隆皇帝以“藻鉴堂”命名,是寓意人才难得。清漪园时期,藻鉴堂内陈设有许多珍贵文物。1903年以后,重建的藻鉴堂内部装修成欧陆风情,宫灯全部采用西洋式的玻璃吊灯,家具也全是西洋风格,并配备西洋厨师,慈禧太后在这里宴请外国驻华公使及其夫人。

(五)治镜阁

治镜阁位于昆明湖的西湖水域中,是一座圆形的水上城楼。清漪园时期,治镜阁的西面没有园墙,是一片水乡泽国。为防止附近的村民进入园内,守园的兵丁就在治镜阁上守望。光绪年间,因无财力修复被英法联军用重炮轰毁的治镜阁,便将这里残留的材料拆作他用。从此,治镜阁就成了一座水中荒岛。

五、耕织图

(一)清漪园时期的织染局

耕织图位于昆明湖内湖的西岸。乾隆皇帝下旨将织染局从皇城内搬到此处,并在湖边立碑题刻,命名“耕织图”。耕织图包括织染局、玉河斋、延赏斋、蚕神庙、水村居等景观。为了进一步使景观与名称相符,乾隆皇帝还将13家蚕户也迁居到这里,并在四周种植了大量的桑树。在玉河斋游廊的墙壁上,曾镶嵌有临摹元代画家程綮的《耕作图》、《蚕织图》等石刻48幅。至道光年间,耕织图景观渐毁。

(二)颐和园时期的水师学堂

颐和园是借恢复昆明湖水操、兴办水师学堂的名义修建的,当初的水师学堂就是建在耕织图废墟上。水师学堂由南北各五进院落组成,分为内学堂和外学堂,共招收了36名学生,全部为八旗子弟。学习期间,学生们曾在昆明湖中为慈禧太后进行过水操合演。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后,水师学堂撤销。

免责声明:
1、本文系网友投稿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
关于我们 - 服务指南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版权所有:品论旅游网 Copyright 2012 penglai123.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序号:鲁ICP备06024556号 联系客服 Email:16933431@qq.com 投递稿件和展会合作联系客服QQ:16933431 展会群